西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变化监测及方法研究
作者:扎西央宗出版日期:2020-01-30
简介:本书以青藏高原腹地的典型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多源遥感卫星数据为信息源,结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等,利用GIS空间分析和数学统计建模方法,分析了高原典型区域植被、冰川、湖泊等变化特征;构建了土壤水分遥感反演模型,实现了干旱遥感监测。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应用于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也可以为高原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参考,还能为地方政府决策部门在生态文明、防灾减灾等方面提供基础性科学支撑成果。
定价:¥ 120.0
海南农业气候资源与主要作物区划
作者:陈小敏出版日期:2020-12-30
简介: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水果、热带经济作物、冬季瓜菜和南繁水稻农业基地,得天独厚的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为发展热带大农业、建立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其中,芒果、香蕉和荔枝为我省热带果树种植面积排名三甲,而热带经济作物中的“三棵树”(橡胶树、槟榔树和椰子树)更是海南省农村经济的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本书归纳了作者近几年有关海南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及主要种植农作物的典型灾害区
定价:¥ 60.0
中国寒旱区地表关键要素监测科学报告
作者:丁永建出版日期:2015-09-30
简介:本书依据近20个野外台站长期监测资料,围绕中国寒旱区荒漠、草地、绿洲等生态类型及冰川、冻土和积雪等环境要素,通过系统整编、综合对比、集成分析,以结论性的科学论述为主,用图、表方式展示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寒旱区生态与环境变化的特点及科学认识。内容涉及生物过程、地表能水循环和冰冻圈变化三大领域,涵盖植被动态、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蒸散发、能量与水分收支、高山降水与黄土高原水热过程、强对流天气与大气环
定价:¥ 158.0
生态名山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山东蒙山旅游区为例
作者:张义丰出版日期:2016-12-10
简介:本书期望通过生态蒙山的专题研究,进行学术界的生态名山命名,通过命名为学界和环保部及相关部门的理论研究和制定中国生态名山发展政策提供借鉴,以保证我国成千上万的山岳景区得以持续发展。同时书中提出中国名山的三分法:一是海拔3000米以上为自然名山,是科学考察、探险的乐园;二是海拔3000~1500米为文化名山,涵盖历史、文化、政治、军事,是我国名山旅游的重要载体;三是海拔1500米以下为生态名山,是特殊
定价:¥ 180.0
中国农地利用的专业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作者:赵宇鸾出版日期:2017-12-22
简介:本书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国城镇化加速时期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对农业专业化的影响机制。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状况、作物的地区专业化分工及其影响因素、种植业结构演变及相关因素分析、农业主产地形成机制的案例分析、农户生产专业化演变过程与机理。
定价:¥ 45.0
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作者:阎波杰出版日期:2018-05-30
简介:本书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研究的进展,系统阐述了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因素。详细介绍了区域作物养分需求计算、畜禽养殖废弃物养分空间分配、农用地畜禽养殖废弃物环境污染风险评价及区域畜禽养殖容量估算等研究方法和具体应用实例。建立了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限制性因素开展了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应用研究。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结合组件式GIS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
定价:¥ 30.0
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农耕系统的保护与发展
作者:辛良杰出版日期:2018-12-25
简介:中国有众多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农耕系统,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与城镇化的影响,这些宝贵的传统农耕系统,却面临着撂弃与瓦解的境地。本书系统描述了我国传统农耕系统的分类与区域分布,选取中国南方山区梯田和西北干旱区砂田作为典型代表,从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两个维度,研究了传统农耕系统衰落的主要驱动机制、衰落程度及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传统农耕系统保护与发展工作的相关政策建议。本书在传统农耕系统保
定价:¥ 55.0
长城经济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作者:张义丰 张伟 刘志尧出版日期:2019-06-28
简介:本书第一篇为理论与方法篇,主要介绍经济带的理论与实践、长城经济带的提出、长城经济带的理论基础、长城经济带研究的方法体系和长城经济带的建设路径;第二篇为实践篇,以大同长城为例,阐述其巍峨工程历史沿革、沧桑变迁现状扫描和虹贯精神未来走向。本书可供经济地理专业的研究人员与研究生学习和参考。
定价:¥ 168.0
公众号
电话
(010)68406361微店